【新華社】中鐵七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重溫鄭州68年變遷
近日,中鐵七局鄭州公司黨委開展的為期兩個月的“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史知識競賽活動收官。比賽中,作為有著68年參與鄭州建設歷史的建筑企業,該公司在黨史知識比賽中融入鄭州重點工程變遷,號召職工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70年代的鄭州火車站主站樓;下圖為1999年建成的鄭州火車站主站樓。
1953年成立的鄭州鐵路工程總公司,是最早參與鄭州鐵路樞紐建設的企業之一。2003年,鄭州鐵路工程總公司重組為中鐵七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作為鄭州城市變遷的“一面鏡子”,68年來,該公司見證了鄭州走向全國中心城市的歷史變遷。
拼版照片:上圖為1972年建成的鄭州市中原路立交,是當時鄭州市第一條下穿鐵路立交;中圖為2000年改造為五孔的中原路立交;下圖為如今的中原路立交。
重組前的50年,中鐵七局鄭州公司先后承建了楊莊車站、鄭州火車站以及隴海、京廣、焦枝等國家鐵路項目。其中,1957年,鄭州火車站改擴建工程投入使用;1999年,承建的鄭州火車站主站樓投入使用,榮獲中國建筑魯班獎,并一直沿用至今。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0年夏,大雨過后的京廣路隴海路交叉口;下圖為新建的隴海快速路京廣立交橋。
鄭州市90%的涉鐵涵洞、橋都由中鐵七局鄭州公司承建。1972年建成全長231米、三孔中原路立交橋,隨著時代的發展,為緩解交通壓力,在2000年又進行了五孔擴孔改造。隴海高架跨鄭州火車站南咽喉段、鄭州東站南咽喉段,京廣快速路跨隴海鐵路,農業路跨京廣鐵路段等橋梁工程也都見證了鄭州城市歷史的快速變遷。
鄭州市四環線上跨鄭焦城際、京廣鐵路轉體橋,創同類型T型剛構雙側轉體橋噸位世界第一。
2003年后,中鐵七局鄭州公司參與河南省“米”字型高鐵、省內多條高速公路的建設,包括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橋——鄭新黃河公鐵兩用橋,以及轉體重量同類橋梁世界之最的鄭州四環跨京廣鐵路、鄭焦城際連續剛構橋等。
中鐵七局黨委宣傳部部長白松培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讓廣大職工重溫企業68年來見證的鄭州城市變遷,旨在讓黨員職工切身感悟歷史,將歷史傳承融入“辦實事、開新局”中來。
新聞鏈接
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105125
(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編發)